A股強制退市,上市公司強制退市條件
什么情況下允許上市公司退市
上市公司要主動退是嗎,那是幾乎沒有的,沒有那么傻的公司;
連續多年虧損的情況下,證監會交易所會強制上市公司退市。。。
2019年a股達到什么要求會退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項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數的,其股票應暫停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項被暫停上市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數的,其股票應終止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項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的,其股票應暫停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項被暫停上市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的,其股票應終止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項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否定意見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其股票應暫停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項被暫停上市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者保留意見的,其股票應終止上市。
在本所僅發行A股的上市公司,連續120個交易日通過本所交易系統實現的累計股票成交量低于500萬股或者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的,其股票應終止上市。
在本所僅發行B股的上市公司,連續120個交易日通過本所交易系統實現的累計股票成交量低于100萬股或者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的,其股票應終止上市。
既發行A股又發行B股的上市公司,如A、B股股票的成交量或者收盤價同時觸及前述僅發行A股的上市公司和僅發行B股的上市公司的標準,公司股票應終止上市。
上市公司因前述市場交易指標觸及終止上市標準的,其股票不再經過退市風險警示和暫停上市環節,將被直接終止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或者審計意見類型觸及規定的標準被暫停上市后,不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年度報告的,其股票應終止上市。
A股股票退市的條件?
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
主動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被動性退市是指機構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編輯本段]退市的程序
但凡退市就要有一個退市標準問題,目前上市公司退市采用單一標準:三年連續虧損即退市。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該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經營。而機構退市則由存在變成消亡,這也是退市制度遲遲不能出臺的重要原因。
采用多標準比較妥當一些,如有下列行為之一且經整頓不合格的機構將被進入退市程序:
未通過年檢;
未達到開業時監管部門制訂的標準;
未嚴格執行“四統一”且情況嚴重者;
承包、出租、合資、聯營經營;
客戶不能正常出入資金的;
有透支行為并出現穿倉的。
如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機構應立即退市:
挪用客戶保證金;
設立非法網點;
穿倉金額巨大;
對機構高管人員一年內談話提醒三次、警告兩次或在約定期限內兩次拒絕談話的;
機構出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重大風險隱患的;
公司被中國證監會吊銷《經紀業務許可證》。
強制退市的股票,還有重組上市的可能性嗎?
退市的股票是可以重新上市的,但是這里有許多的要求,并且不是所有的股票都享受這個所謂重新上市的資格!其實根據目前的規則來看,鼓泡退市了是可以在未來繼續上市,或者重新上市的,就要看所謂的退市情況如何,是主動性退市還是被動型退市,當符合了一定的條件后再上市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只要滿足2018年修訂的重新上市辦法即可,不過重新上市“門檻”提高了許多,其中包括11個條件,如: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扣非凈利潤均為正值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流量凈額累計超過5000萬元,或者營業收入累計超過3億元等!
長航油運于1997年6月在上交所登陸A股市場,如今,在公司被終止上市的第四個年頭,長航油運便“火速”向上交所提交了重新上市的申請材料。實際上,為實現重新上市,長航油運也做出了諸多努力,諸如,采取了剝離VLCC、重塑商業模式,推進降低債務,負擔、調整轉變經營模式等措施。財務數據顯示,在2015年-2017年長航油運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6.28億元、5.6億元以及4.11億元。所以說,在A股里退市后是可以重新上市的,但是門檻非常高,29年里能夠做到退市后重新上市的公司寥寥無幾。而對于創業板來說,則是一退到底的結果,無法在重新上市!就好比樂視網現在處于的是暫定上市的階段,如果2019年的凈資產依然為負,那么就是一個退市的結果,未來“樂視網”就再也不可能回到A股了!
A股股票退市的條件?
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
主動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被動性退市是指機構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編輯本段]退市的程序
但凡退市就要有一個退市標準問題,目前上市公司退市采用單一標準:三年連續虧損即退市。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該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經營。而機構退市則由存在變成消亡,這也是退市制度遲遲不能出臺的重要原因。
采用多標準比較妥當一些,如有下列行為之一且經整頓不合格的機構將被進入退市程序:
未通過年檢;
未達到開業時監管部門制訂的標準;
未嚴格執行“四統一”且情況嚴重者;
承包、出租、合資、聯營經營;
客戶不能正常出入資金的;
有透支行為并出現穿倉的。
如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機構應立即退市:
挪用客戶保證金;
設立非法網點;
穿倉金額巨大;
對機構高管人員一年內談話提醒三次、警告兩次或在約定期限內兩次拒絕談話的;
機構出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重大風險隱患的;
公司被中國證監會吊銷《經紀業務許可證》。
一個上市公司退市要經過哪些過程?
一個上市公司退市要經過很多的過程,通常的步驟為: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終止上市、退市整理期、摘牌、進入股轉系統。如果用戶不想持股退市,這時可以在整理期把持有的股票賣出。
如果投資者買的股票st了之后要注意什么原因導致的,然后根據原因決定是否拋出股票。比如很多被標注st的股票會進行重組,如果重組成功,這時股票的價格會出現上漲,此時持有股票可以讓投資者賺到更多的錢。
擴展資料
A股市場尾部公司正加速出清:
A股“最嚴”退市規則已落地滿月,剛剛公布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也提出,要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1月份,A股市場中共有6家上市公司面臨退市。
開年以來,兩市已有67家上市公司發布退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其中,47家為ST板塊的上市公司,占比70%。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有16家公司退市,為歷年之最,對比2019年的10家公司退市,增速明顯。
財經評論員王強認為,這些跡象表明,A股市場尾部公司正加速出清,多元化退市將成為今年市場的常態。一方面,常態化的退市機制將加快資本市場整體優勝劣汰的出清速度,強化投資者的價值投資理念。
另一方面,也將促使上市公司不斷完善公司治理能力,提升信息披露水平,優化商業模式,全面增強市場競爭力。通過市場力量,應退盡退,使市場得到凈化,上市公司質量得到提升,投資者利益得到保護。